浅谈「薅 管」

2018-03-29 10:42 来源:丁香园 作者:邵翔
字体大小
- | +

薅,去掉之意,比如薅草、薅羊毛等等。曾几何时,薅突然成了网红,而真正让我认识薅是在血透通路医生的微信群里面。

大约三个多月前,一个薅颈内带涤纶套导管的视频一夜走红,顿时激起千层浪,很多手术医师纷纷尝试,各种操作视频也是层出不穷,或成功,或失败,有的操作顺利,有的患者体验极差,可谓百花齐放,并无统一规范。而大部分人则仅把他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持观望态度。

我们科室作为通路手术较多的中心之一,也集中讨论了此种非主流手术方式的可行性,综合分析了网上的病例分享,认为目前薅颈内静脉导管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该操作大家经验还比较少,积累病例不足,代表不了主流手术方案。第二是暴力薅管对于局部组织黏连严重者损伤较大,出血风险高,钙化患者尤甚,尤其是撕裂颈内静脉后果严重。第三是万一出现导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后期处理非常棘手。以上问题可能是杞人忧天,或许随着经验的积累,以上问题都会被否决,但是医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尤其是在病人身上施行的操作,务必谨慎。所以针对薅颈内静脉导管的问题,我们科室并未尝试。

薅腹透管的出现让我们重新见识了薅的魅力。目前主流的腹透管是带双涤纶套(cuff 卡夫)的硅胶管,对于涤纶套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导管,封闭隧道,防止逆行感染,其主要通过皮下组织长入涤纶套中实现,而阻碍我们直接拔除的就是这两个涤纶套。对于能不能薅,我还与我们科室的一位「薅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辩论的点在于手术创伤大小,病人的疼痛感受,手术是否能顺利完成等等。辩论并不是阻止进步的绊脚石,而是督促我们严谨态度的砥砺石。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放式手术,直视下分离出两个涤纶套,优点是手术成功率高,缺点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恢复期长,涤纶套周围组织破坏大、出血多。薅腹透管优点是创伤小,手术快,无手术切口,缺点是操作过程中存在断管风险,涤纶套无法脱离,手术失败,仍需开放手术。

经过反复论证,2018-03-21,我们科室准备开展第一例薅腹透管。患者是一位 84 岁老年女性汤某,该患者糖尿病病史 23 年,2011 年开始出现血肌酐升高,2017-03 发展至尿毒症阶段,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2017-11 因透析效果不佳改为血液透析后弃用腹透管,此次为行腹透管拔除术住院治疗。

术前常规准备无殊。

以下是手术细节图文:

1.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手术部位

图片1.jpg


2. 确定双涤纶套位置,可术前超声探查,也可触诊定位,并作出标记。

图片2.jpg

3. 常规消毒铺单

图片3.jpg


4. 利卡因局部麻醉,主要为双卡夫位置,需注意不要误穿导管,否则在下面的步骤中有导管断裂的可能。

图片4.jpg

5、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往外薅导管了,对于力度、方向的掌握非常重要。薅,所需力度非常大,硅胶导管弹性变细,而我们的卡夫与周围组织长得比较牢固,并不能跟着导管同步变细,导管自然从涤纶套中滑出,而卡夫就留在了患者的体内。拔出的导管会弹性回缩到原来水平,可见弹性极佳,并不会断掉,薅的过程需要给一个持续的张力,整个过程用了 5 min 左右,还是很费力的,手也是被勒的很痛。其次是要固定住卡夫部位的皮肤,给一个相反的作用力。比较意外的是,该患者内卡夫拔出来的时候涤纶套并未脱落,可能与低位正中切口有关,该部位肌层、血管不是很丰富,也可能与该患者置管时间不长有关。

图片5.jpg

6、管子拔出来之后,两个卡夫的位置压迫了20min左右,没有见到明显的出血,整个过程患者也未诉疼痛等不适。

图片6.jpg


最后再看一下薅出的腹透管特写

图片7.jpg

术后患者腹壁仅有一个隧道出口,常规开放手术则会有1-2个剥离卡夫的手术切口。

图片8.jpg

一个小敷贴搞定,不需要腹带加压包扎。

图片9.jpg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体验很好,但个例尚有片面性,需继续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


本文作者:江苏省苏州市九龙医院  邵翔

编辑: 徐德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