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肾脏疾病的诊断离不开检验指标的支持,检查肾功能多采用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这三项,可帮助医生初筛肾功能问题。
1. 血肌酐
血肌酐是一种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如果肾脏过滤功能好,则大部分肌酐会被过滤排泄掉,血液里的肌酐只能留下很少一部分,因此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情况。
国际上用肾小球滤过率(GFR)把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分 5 个阶段,越往后,肾功能越差。而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方法,是用血肌酐推导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值和真实的肾小球滤过率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异通常并不妨碍临床决策。
对大部分肾病患者而言,血肌酐长期稳定就是硬道理,允许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小幅度波动。
但血肌酐水平升高,除真正肾功能受损以外,还存在正常生理性升高、性别年龄差异、药物影响、检验方法不同等其他可能。
《WS/T 404.5-2015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 5 部分:血清尿素、肌酐》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尿素、肌酐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如下:
2. 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与尿素的换算关系,尿素mmol/l×2.8=尿素氮mg/dl)通常与肌酐一起测定,用于对肾脏进行基本的、广泛的肾脏功能评估,以及急、慢性肾功能失调或衰竭的监测。
血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其原因包括:急、慢性肾脏疾病、肾损伤或肾衰竭;肾脏血流量下降导致的血尿素氮升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风、应激反应、近期心脏事件、以及严重烧伤伴有尿梗阻或脱水,还可见于过量的蛋白分解代谢,饮食中蛋白明显增加以及胃肠出血。
血尿素氮水平降低及引起降低的原因并不常见,如严重的肝脏疾病、营养不良以及患者水肿,但是通常不用做此类情况的诊断和监测。
3. 血尿酸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是一种弱的有机酸。嘌呤核苷酸 80% 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 从食物中获得。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此过程中关键酶的缺陷,可致尿酸合成增多约占 10%。尿酸主要经肾脏和肠道排出,正常人体每天经肝脏排入肠腔的尿酸约为产生尿酸的 1/4~1/3,而后经肠腔内细菌分解排出体外。其余 3/4~2/3 经肾脏随尿液排出。其中位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及肠道的尿酸转运蛋白的异常主要影响尿酸排泄。
导致尿酸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泄减少,其中 90% 的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等造成肾脏尿酸排泄下降有关。而尿酸增高一定程度上也提示了肾脏疾病的存在。
除了临床上常见的这几项检查外,还需这些肾功能指标进一步辅助诊断:
1. 胱抑素 C:体内生成量恒定,仅由肾脏排泄,衡量肾功能比较可靠。而且血清胱抑素 C 的浓度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状况,且特异性好,可以判断更早期的肾功能受损。
2. 内生肌酐清除率:不受食物和身体活动的影响,只看肾脏清除肌酐的速度,能比较准确地显示肾功能。
3. 肾小球滤过率: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肾功能的「金指标」。
早期或轻度肾功能损害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很强,血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 30%~50% 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升高。因此当怀疑肾功能受损的时候,有时肌酐无法提供正确信息,这三个指标可以靠谱地反映肾脏的功能是否受损。
目前来看,肾功能指标准的确度排名:
1. 肾小球滤过率(GFR,菊粉法、双血浆法检测)
2. 肾动态显像(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计算)
4. 血胱抑素 C
5. 血肌酐
6. 血尿素氮
7. 血尿酸(不具备参考意义,可作为协同指标)
不同肾脏疾病上述检验及指标的选择、判断有所不同。统计肾脏疾病的热搜,药药发现临床医生都在学习这些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内容:(点击蓝字可跳转查阅「诊疗顾问」)
原发性IgA肾病 | 肾病综合征(儿童) | 急性肾盂肾炎 |
复杂性尿路感染 | 单纯性肾囊肿 | Alport综合征 |
肾性贫血 | 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 |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
胡桃夹综合征 | 慢性肾脏病(老年) | 慢性肾脏病血钾管理 |
肾性尿崩症 | 溶血尿毒综合征 | 狼疮肾炎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肾结石(儿童) | 无症状菌尿 |
用药助手一直关注着临床疾病诊疗,通过大量深入的用户调研,参考国内外权威医学指南、文献、专著等,构建了一个以疾病为中心、辅助医生临床诊疗全过程的数据库——「诊疗顾问」!
为了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用药助手医学团队每月定期筛选不同学科最新发布的国内、外指南及文献作为参考,招募临床医生编写并多重修订,同事聘请业内专家、资深学者对内容进行审核。
诊疗顾问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诊疗顾问中的疾病内容主要由基础知识、诊断、治疗、控制目标、经典药物、预后等内容组成。
1. 基础知识:涵盖了疾病定义、流行病学、分类分型、病理生理、发病机制、预防筛查、预后等内容。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疾病基础,为疾病诊疗打下坚实基础。
2. 诊断:包括诊断标准、辅助诊断等内容。帮助用户在疾病诊断方面快速定位,并为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提供参考,为正确诊断夯实基础。
3. 治疗:是医生最关心的重点内容,包括诊疗基本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案等。
4. 控制目标:主要阐述疾病治疗的终点或持续治疗 / 出院指标等内容。
5. 经典药物:「诊疗顾问」独家内容之一,依托国内外主流指南打造的用药方案合集,让用户能够快速获取疾病用药方面的知识,无需四处翻找、对比。
6. 预防、预后:包括疾病本身的预防、预后,以及对患者宣教的注意事项等等。
(图片来源:用药助手 App)
诊疗顾问的优势?
权威信源:用药助手医学团队定期筛选不同领域最新发布的国内、外指南及文献作为数据源。
临床医生编写:由国内在职临床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编辑团队,参考权威数据并结合自身经验编写内容。
多重修订:用药助手医学团队基于各方面反馈对内容进行多轮审核和更新,保障内容质量。
专家审核:内容生产过程中,邀请优秀同行对每篇内容进行讨论和点评,减少争议、避免缺漏。
肾脏必读指南专题
最后,附上最新肾脏必读指南,紧贴业界专业意见,临床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