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带状疱疹病毒遇上艾滋病毒,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叠加效应?

2021-01-12 10: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梧桐树医学团队
字体大小
- | +

艾滋病,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免疫系统,包括 CD4+T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主要表现为 CD4+T 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首次感染后病毒潜伏在背根神经节,当年龄变大或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繁殖复制。该病毒具有嗜神经及皮肤特性,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

有数据表明 HIV 阳性感染者发生 HZ 的概率将增大 7 倍,因此当带状疱疹病毒遇上与人体免疫力相克的艾滋病毒,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叠加效应呢?

一般情况

在男女发病比例中,男性常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为 40 岁左右,男性发病年龄多大于女性,这说明 HIV 合并 HZ 感染与性活跃的中青年男性关系较为密切;此外春夏发病多于秋冬季节,与带状疱疹的好发季节有所差异。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皮损比较广泛,常表现为严重的炎症渗出,水疱数量可达成百上千个,易引起大疱、血疱及合并皮肤感染,局部可伴有溃疡,患处疼痛和瘙痒明显(如下图)。

1111.jpg

发作特点

首次发作约占 83%,复发患者约占 17%,HZ 的复发与感染 HIV 后体内特异性 T 细胞免疫水平下降有关。伴有发热者比例为 65%,以中低度热为主。57% 的病人以带状疱疹为主要症状收治入院,43% 为 AIDS 住院期间发生的皮疹。伴有血疱的约 25%,伴有大疱的约 33.3%,合并细菌感染的约 26.1%。

神经节段分布

以单一神经节段受损的为 87.8%,其中以肋间神经区和腰骶神经区为主,其余基本为累及 2 个神经区域,细胞免疫受损更明显。

神经痛情况                                                                                               

不伴疼痛

--

6%

轻度疼痛

疼痛可忍受,日常生活不受明显影响,睡眠不受干扰

35%

中度疼痛

疼痛明显,需要服用止痛药物,睡眠受到一定干扰

39%

重度疼痛

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必须要用止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影响

20%


实验室检查

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IV/AIDS 临床分类标准,根据 CD4+数量及临床表现,患者疾病分期以 B2(11.6%)、B3(21.7%)、C3(63.1%)为主,这说明艾滋病病情越重,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越高。

从计数趋势来看,CD4+的计数越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越高,推断 CD4+T 细胞功能受抑制可能是长期潜伏于神经的疱疹病毒复活、复制的主要原因。而 HIV 载量、CD8+细胞计数对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无明显影响。

皮肤组织学病理检查

在水疱上皮的细胞核中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真皮上部可见血管扩张、水肿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浸润。

预后转归

极少数由于合并多重感染最终导致 MODS 而死亡,大多数可以康复,但皮损消退时间相对较长,易遗留瘢痕及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发生 PHN 的比例约为 15%,一般疗程为 7-14d。镇痛处理和营养神经与普通带状疱疹感染相似,糜烂溃疡面积大者或合并感染者需系统应用抗生素。考虑为 AIDS,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特别提示

以带状疱疹为首发症状,皮损广泛,合并血疱大疱者,或与年龄明显不相符,有必要排查 HIV。

对于复发性带状疱疹的中青年患者,如非肿瘤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进行 HIV 排查很有必要。

再激活的 VZV 感染可能发生在 HIV 感染的任何阶段,生殖器带状疱疹要格外注意是否有 HIV 感染。

带状疱疹不仅作为 HIV 感染的一项临床指标,HIV 感染者出现带状疱疹也是 AIDS 发病的前兆。

如病人存在静脉吸毒史,一般的止痛药物效果较差,且可能存在阿昔洛韦耐药现象。

治疗措施

  • 局部皮肤带状疱疹:泛昔洛韦 500 mg,口服,bid 或伐昔洛韦 1 g,口服,tid,疗程 7-10d。

  • 严重皮肤黏膜病变:阿昔洛韦 10 mg/kg,8 h/次,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伐昔洛韦 1 g,tid,直到所有病变消失。

文中数据只是根据文献病例回顾资料分析总结而来,不是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仅供参考。

1. 郭强. AIDS 合并带状疱疹近况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 20(3):219-220,225.

2. 杜健群, 卢斯汉, 郭庆. 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 138 例临床分析 [J]. 广东医学, 2014, 35(3):423-425.

3.Berkowitz EM, Moyle G, Stellbrink HJ, et 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adjuvanted herpes zoster subunit candidate vaccine in HIV-infected adults: a phase 1/2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J Infect Dis, 2015, 211(8):1279-1287. 

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 (2018 版).

5.Ljubojević Hadžavdić S, Kovačević M, Skerlev M, et al. Genital Herpes Zoster as Possible Indicator of HIV Infection[J]. Acta Dermatovenerol Croat, 2018, 26(4):337-338.

6. 梁俊琴, 邹晓辉, 伊力努尔, 等. 合并 HIV 感染的带状疱疹临床特点探究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 20(11):875-876.

编辑: 周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