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选择何种透析方式治疗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教育、预期肾移植等待时间等。总体而言,同血液透析(HD)相比,腹膜透析(PD)在起始透析2年内有更显著的生存获益,但长期透析的获益则较少。
近年来研究发现,发达国家进行PD治疗的患者比例逐年下降,并且与高龄、体重指数(BMI)或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无关。这一现象引起了欧洲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因此,荷兰的van de Luijtgaarden教授等基于欧洲人群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于2016年发表在NDT杂志上。
该研究使用在欧洲肾脏学会-欧洲透析和移植学会(EDA-EDTA)注册的1993-2012年间开始进行肾脏替代治疗(RRT)的196076例患者的数据,分析了患者开始RRT后第91天肾移植的发生率与患病率的变化趋势、5年内患者生存与技术生存情况。
研究发现,2000年前P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之后下降。而HD发生率2004年前均表现上升,2004-2009年间表现稳定,之后出现明显下降。PD患病率起初表现为上升,并于2000-2007年间保持稳定,之后则下降;而HD患病率则在2009年前表现持续缓慢上升,并在之后保持稳定(图1)。
图1 (A)1993-2012年间经对年龄与性别校正后的HD、PD与肾移植的发生率。(B)1993-2012年间经对年龄与性别校正后的HD、PD与肾移植的患病率。趋势斜率的改变以年百分比变化(APC)表示,包括95%可信区间。 HD,血液透析;PD,腹膜透析;Tx,肾移植;APC,年百分比变化。
就患者生存率而言, PD患者在第91天的粗中位生存时间从3.7年(1993-1999年)上升至4.4年(2003-2007年)。而HD患者在两个时间段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与3.6年。经对年龄、性别、原发性肾病及国籍进行校正后,无论PD还是HD,在2003-2007年间开始透析的患者的生存情况更好。
并且在此时间段内,起始进行PD患者的生存获益较HD患者高出9%(校正后HR: 0.91; 95% CI: 0.88-0.95)。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在1998-2002年间开始治疗的65岁以上且原发性肾病为糖尿病的患者, HD患者生存情况优于PD患者。
另外,研究人员还对比了患者2年内的生存情况。同在2006或2007年开始透析的患者相比,开始透析时间较晚(2008或2009年)的患者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且PD患者的生存改善优于HD(HR: 0.80; 95% CI: 0.74-0.87)。
就肾移植率来说,自1993年起第91天的肾移植发生率及开始RRT后第91天肾移植患病率稳步上升。开始PD治疗的患者5年内的移植率近30%(图2),而HD患者的移植率则由23.7%降至18.0%(图3)。
图2 分别于1993-1997、1998-2002、2003-07年间开始进行PD治疗患者的未校正的无事件生存、转为HD治疗或肾移植与死亡的累积发生率。
图3 分别于1993-1997、1998-2002、2003-2007年间开始进行HD治疗患者的未校正的无事件生存、转为PD治疗或肾移植以及死亡的累积发生率。
对技术生存的分析发现,经对年龄、性别、原发性肾病及国籍进行校正后,同于1998-2002年间开始透析的患者相比,较晚开始透析的患者由PD转为HD后死亡风险呈降低趋势(P=0.048)。但在开始透析更晚的患者中则无明显变化(如在2008年或2009年开始透析)。同样地,由HD转为PD的患者随时间变化的死亡风险也呈降低趋势。
该研究在欧洲人群中再次证实,尽管起始进行PD治疗的获益优于HD,并且在未知用药或其它禁忌症的情况下具有费用少、患者可自治等优势,但进行PD治疗的患者比例仍表现为下降。我国目前透析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在临床中发现,目前大部分患者无法维持每周三次的HD治疗,因此PD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需未来研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索。